2006年9月26日星期二

Answers大百科

wiki真不错,rss有抓虾,wiki有answers.

在这上面能够查到很多东西,从前觉得微软的Encore做得很不错,现在才发现基于wiki的ansers做得更好。不过都是英文的资料,虽然学习英文不错,但是没有中文这样的东西,对于开启国民的民智真是不好呀

2006年9月15日星期五

Web 2.0的泡沫

web 2.0的泡沫风风火火的起来了,记得第一次正式的跟人讨论这个概念是去年一次在javaeye上面我提出的“数学在CS领域真正的作用有那么大吗?”好像 是刘韧回的“在web 2.0中需要更多的统计和分析,所以数学还是有用的”,虽然这不是第一次听说web 2.0,因为毕竟自己一直在作web,知道起码在技术上web领域并没有任何革命性的改变,只是知道Ajax技术开始流行了,使用的还是早就有过的 xmlhttp封装的技术框架,感觉不过又是一个噱头而已。

但是纵观这一年来,web 2.0真是越来越喧嚣了,到处都是在叫喊。大致感觉应该是从blog的兴起开始web 2.o开始出现在各个互联网媒体的头版了。如果一定要从技术上来判断,我大致感觉是从Ajax技术兴起开始,尤其是Gmail的web邮箱的良好的表现, 让人感觉眼前一亮,基于web页面的无刷新技术也是如此的好玩呀;从表现形式来说则是blog和wiki两大巨头开始联合推广web 2.0的概念。行对于传统的bbs形式的web社区,blog有很多好处。比如没有bbs上面的无聊的“顶”“沙发”之类的东西和冤怨相报的攻击,每个人 都可以自由的表现自我的地方,比如可以写自己对于某件事情的看法而无须担心bbs中“斑竹”或者某些人的攻击,因为在“我”得blog上,我是上帝! wiki则是另一种先进的集体合作的方式,不过自己其实用的也不多,并且wiki更多的是在开发人员的社区中比较流行,所以在中国wiki并不是太受欢 迎。不过也不能这么说,因为blog最先也是在中国的web开发人员中流行起来的,我记得自己早在2004年就在blogger上面注册了用户,不过好像 当时被中国的GFW封了。行对于个性张扬的blog,wiki强调的集体意识可能并不是被当代普通网民所认同。归根结底,blog和wiki都是提出了一 个新的理念:由用户自己写出自己的东西。传统的门户网站之类的社区都是由官方在门户上面发出新闻,顶多由用户可以评论一下;而在blog和wiki中,用 户才是整个社区内容的提供者。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web 2.0的发展是要靠一个善于发表自己“观点”的群体来推动的,没有高素质的用户群体,这个所谓的web 2.o的社区也没有任何发展前途。不过中国目前的大部分网民并不都是那些“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在bbs上漫骂可能是他们的特长,而真正说一些有深度的 东西则勉为其难了。不由得让我想起“超女”--这样成功的商业运作的对象往往是一些“素质”不高的低层次观众,因为这样的观众的数量是最多的,还有网游, 据我所知很多真正对游戏认识比较深的玩家是不屑于玩网游的,那些玩的大多是一些近年来刚刚接触电脑或者互联网的玩家,这些玩家根本不知道任天堂或者史克威 尔为何物,所以对那些粗俗的网络游戏非常痴迷--这又印证我得话,因为这样的人群是社会的“大多数”。

不难得出,web 2.0起码现在来说可能到达了他的瓶颈,一些“精英”已经被吸引过来了,并且成为它的摇旗呐喊者,然而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大多数”确仍然不为所动,这些 占绝对数量的人群如果没有被真正调动的话,web 2.0只是“精英”们孤芳自赏而已,不会具有太大的经济效果。所以,很可能是一个泡沫而已。

2006年9月13日星期三

最终幻想的幻想

最终幻想是史克威尔的最终幻想,如果没有这个幻想的话,史克威尔就要完蛋了. 诞生于任天堂主机FC所引起的游戏公司大爆炸时期的史克威尔,一直在生存的夹缝中存活着,很多想这样的公司都倒闭了,当时的史克威尔也是如此。还好他们有“最终幻想”,从幻想中存活了下来。

所谓的“想”大概分为这几个层次吧:梦想->理想->幻想。 梦想可大可小,小的时候我就梦想把游戏铺里面的游戏机全部都搬到我家去,或者张大后开个专门卖游戏卡的柜台-这样我就想玩那个游戏玩那个了。或者有人是梦 想成为百万富翁,或者娶一百个老婆什么的。这些“梦想”都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就是纯粹的物质奢望,没有什么目标或者目的。下面就是理想,大致也就是什么 “实现共产主义”之类的看似脱离纯粹物质奢望的想法。最后就是幻想,一般都是无法实现的梦想或者理想,就叫幻想。

有梦想的人不再少数,有理想的人就少了可怜了,有从理想变成幻想的人更是少上加少。

2006年9月12日星期二

又看《棋魂》

棋魂确实是不错的,看了几遍都还感觉很想看。要说日本人的优点,就是作什么事情都很认真,甚至为了这部动漫中出现的中国棋院的大门而亲自来到中国, 把实境排了下来,然后再出现在动漫中。这部动画如果说是励志动画也不为过,同样相对于中国的那些“标榜”励志的东西比起来,实在是太赏心悦目了。

最近乱七八糟的事情也很多,上个月因为太阳能漏水,一个月我们用了700吨(没有打错!),我都以为我再做梦那。都是一个小小的阀门造成的,咳……

我发现我最近好像看书都出问题了。拿起这本书,看了一点,觉得不好又拿起那本书看了一会,如此这样周而复始的,最后是一本书也没有看完,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呀……

最近又有心思作个简单的web server,不过实在是简陋了一些,纯粹是自己玩玩吧。

2006年9月9日星期六

穷人的思考和富人的思考

凯恩思曾经说过自己是“站在有教养的资本主义的一边的”,顷刻间就把自己的立场鲜明的表现出来了。不过也确实,穷人和富人的思考的确不一样,应为富 人有钱学习各种思想和哲学并且对社会认识相对于穷人来说更加深刻,同样是有良心的富人和一个有良心的穷人站在一块,应该是富人对社会的作用更加有用一些。

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2006年9月6日星期三

简说上海

看到了一篇帖子变态的上海,丑陋的生活

上海我也去过,不过是在去年暑假的时候去那里上联考的辅导班。虽然初到那里从市容来感觉并不不是那么的“现代化”的高不可攀,但是人的细想确实跟内 地人不一样。记得刚去的寝室几个人竟然在二十多天都没有很深入的聊天,纯粹就是过路人一样;隔壁住的“山东人”与事与物的态度,一副老道的样子;上课时前 面做的那个“小上海”,都是很小资的人。

无论是上海的AA制还是变态的“色情”文化,我都是很有感触的。在我住的那个地方,虽然男生还有女生都是分开的,不过还是又很多比较令我惊讶的事情发生,甚至说那里是个稍微有些“变态”的文化也不为过。

还记得那天快要走的时候去了外滩玩(第一次是顶着台风麦莎去的,就我们几个在外滩那里感觉还真不错哟)三个人作渡轮过黄埔经去对面的浦东,在船上“副省长”说这里承载了多少人的希望。当时我感觉很酸,不过仔细想想很多追求梦想的年轻人轻易的来到了这里,过于轻言梦想了。

完全的“企鹅”生活

记得有人写过一篇文章,说其实我们可以完全使用linux替代windows,并且列举了一大批的替代相windwos平台下的软件,用以证明其实 我们可以完全不用“温到死”的。确实linux下面有很多很好用的开源软件也很经典--比如emacs,vim等等,不过我想说的只有一个问题:态度问 题。

很多linux技术支持的网站上面都有类似的话“我们不强求每个人都使用linux,如果您发觉他非产难用的话我们并不支持您继续使用” ,在linux下,软件是free的,很多linux厂商生存的唯一途径就是服务,提供为期几年的服务期来支撑自己公司的运营。

我不觉得自己电脑水平有多高,但是在linux上作很多事情还是很麻烦。比如新安装的Ubuntu竟然没法听mp3或者方rmvb格式的电影。这可 能也于linux本身的“文化氛围”有关。linux默认每个用户都是hack,所以hack就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命令行之类的工具安装各种软件和配置配置 系统。正好跟中国的哪些厂商相反,中国的厂商通常都以为用户很SB,其实是他们自己很SB;linux总是认为用户很聪明,其实是他自己太聪明了。